对癌症转移的重新思索对小鼠的新研究提示,癌症在体内扩散到新的地方――这是最终引起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的过程――可能比人们过去所想的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更早。这一发现对例如为什么某些乳腺癌在最初的肿瘤已经得到治疗之后很久还会发生转移给出了一种解释。由于癌症转移牵涉到许多步骤――这些转移的细胞必须在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在血流中行进时存活下来并且在它们的新环境中恶性生长,研究人员传统上认为转移是癌症进展中的一个晚期事件,即其发生时间在原发肿瘤细胞积累了一系列的基因变更之后才启动了癌症基因。新的结果提示,肿瘤的转移可能起自于在疾病早期就相对较早扩散的正常细胞,它们在新的器官转移处保持休眠状态,直到癌症基因被启动为止。 Katrina Podsypanina及其同事给小鼠注射了正常的乳腺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实验处理使研究人员可以在注射之后的不同的时间激活其中的某些癌症基因(或称肿瘤基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正常的乳腺细胞能够通过血流行进到肺部,并在那里存活长达16个星期而不表达任何肿瘤基因。这些细胞在肿瘤基因被激活之前在肺中不会开始活跃的生长。文章的作者提出,对癌症转移过程的每一步骤进行调查,其中包括那些正常细胞的转移,可能会使科学家们找到摧毁引起癌症在体内转移的细胞的新策略。 幼儿园经历提高数学分数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进过幼儿园学习的10岁孩子与那些没有进过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08
-
09
-
03
浏览次数:28
封面故事:病毒在深海沉积物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深海沉积物含有大量以微生物质形式存在的碳,这一生态系统的动态只是到现在才正在被确定。上期Nature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在一个大面积的沉积物真核生物群落中,古细菌相对于细菌来说居支配地位。在本期Nature上,Danovaro等人报告了病毒感染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来自232个沉积样品的数据表明,病毒的产量是非常高的。病毒感染能使真核生物质产量减少80%以上(在1000米深度之下接近100%),从而将大量溶解的有机碳释放进深海中。在因其他原因缺乏资源的水域,营养物的这种注入尤为重要。因此,病毒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海代谢和我们生物圈最大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方面似乎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本期封面图片所示为深海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争斗,在这一争斗中,被病毒破坏的细菌为其他细菌提供食物。 人类利他和合作行为形成的时间 小孩子在特殊设计的测试(比如说游戏)中进行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了解人类利他和合作行为背后的机制。Fehr等人提供的证据表明,小孩子们替他人着想的偏好(在一个分享游戏和一个嫉妒游戏中,研究人员用不同的糖果作为奖赏)表现为一个特别的形式――对不平等的反感。这种行为模式在3岁和8岁之间形成。三四岁的小孩大多数都行为自私,而到了七八岁,他们绝大多数都更愿意接受可消除不平等的资源分配。但如果对自己有优势的...
发布时间:
2008
-
09
-
03
浏览次数:40
2008年7月24日,《自然》(NATURE)第454期以“世界第三极”的标题大幅报道了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这一报道的主体。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受到了世界高度关注,也说明了中国青藏高原研究在国际科学研究的地位在进一步提高。以下是全文译文(未删减)。世界第三极 相对于南北两极而言,世界对青藏高原的关注明显小得多,但青藏高原却蕴藏着世界上除两极以外最大的冰雪储量;而青藏高原的冰雪正在快速消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面积达82%(译者注:此数据有误)。在过去的十年中,高原上的冻土消失了10%。而气候变化的加剧所带来的影响将不仅仅限于青藏高原,它还将影响数十亿人的正常生活所需的水资源,甚至改变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格局。 高原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高度。它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因而成为同纬度最冷的地区,也是极地以外最冷的地区。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其海拔相对于整个西藏而言还是较低的,约为3650m。孰不知,这个高度比玻利维亚这个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拉帕斯的高度还要高。拉萨的年均温为8℃,而位于同纬度的休斯顿、德克萨斯的年均温都在21℃。高海拔使西藏变冷,特别是冬季更为显著;那里的雪和冰川反射太阳光,更加剧了寒冷的程度。高原隆升面积巨大,也影响了高空风的流动,同时,这样的海拔使其地表更接近平流层...
发布时间:
2008
-
08
-
29
浏览次数:62
地震灾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在地震灾区重点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城市上下游设立监测断面。有关省市可视当地情况增设监测断面。 第二条 监测频次为每日一次,可根据灾后重建进展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条 为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时效性,优先采用快速监测方法和设备,把现场的快速排查和实验室的确认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析方法可参考附表。 第四条 密切监视各种潜在污染源,重点监测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质,可根据当地企业生产情况、污染源现场排查最新的信息,确定特征污染物质。 第五条 应当在显著地点和位置建立水源地保护标识,并把有关水源地保护的规定通告有关部门、单位。 第二章 水质常规监测要求 第六条 建立重要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的定时巡查制度,无特殊情况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质变化的指示性指标pH、电导率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有条件的可以包括TOC)等进行重点监测,具备条件的监测站,视情况可增加氨氮、酚类等其他常规监测项目。 第七条 现场巡查时要注意观察与记录水体的颜色、气味及漂浮物等感...
发布时间:
2008
-
05
-
30
浏览次数:59
引自国家节水灌溉中心杨凌工程技术中心网站作者:张燕 我国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农业大国,而水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在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S,通过茎杆输送到叶面供给蒸腾Z,在一般情况下S=Z,作物正常生长,如果出现S1.叶片外观 叶面积指数可以反映棉花生长发育状态,水分亏缺下叶片狭小。学者研究认为植株叶子的叶尖运动状况能反映缺水状况,只要保证测量时叶尖轨迹在控制区内,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实现对叶尖实时、有效的监测。缺水条件下作物出现叶片增厚、下垂、颜色变深、变暗,下部叶子叶尖枯死不易折断,叶片卷曲等萎蔫现象。叶片卷曲由叶片细胞膨压降低所引起,是内部水势状况和渗透调节结果的外部形态表现,能直观地反映作物对土壤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水稻叶片卷曲度与土壤、植株含水量、水势和叶片表皮细胞的膨压的关系已有相关研究,作为鉴定水稻抗旱能力的指标在育种和栽培上已有应用。梁银丽等(1999年)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生长速度、叶片伸展速度降低,植株叶面积减小。张宪法等(2002年)试验得出,水分过高...
发布时间:
2007
-
09
-
19
浏览次数: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