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LICA United Technology Limited

服务热线: 13910499761 010-51292601
企业邮箱
理加动态
/
news
产品中心 / Product
产品特点: 操作简便,低杂散光,低失真,高信噪比、图像质量更优异。
产品特点: IRIS机载一体式激光雷达高光谱成像仪是IRIS自主研发的更高阶机载高光谱遥感解决方案。整合了真实高光谱和更高质量的正射校正,兼以地物立体形态信息与光谱信息联合分析平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光谱遥感数据。
产品特点: Pika IR-L+是一款覆盖近红外光谱范围(925-1700 nm)的线性扫描高光谱成像仪。该仪器精度高,重量轻。可与Resonon的台式、野外和机载系统联合使用、可借助软件开发工具包独立使用、也可集成到机器视觉系统中使用。
产品特点: 测量NH3
产品特点: 兼顾高光谱分辨率与低噪声,拥有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和准确度。
产品特点: 兼容扩展 如您所愿
产品特点: 测量 δ18O、δ17O 和 δD 并确定 17O-盈余
产品特点: 操作简便,低杂散光,低失真,高信噪比、图像质量更优异。
产品特点: 动态气室法,测量土壤CO2通量的便携式测量系统
产品特点: 重量轻,结构紧凑,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台式、野外、工业和航拍系统。
产品特点: 测量 CO2、CH4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 N2O、CO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 CO、CO2、CH4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C2H4O、CO2、CH4和水汽H2O
产品特点: 测量 C2H4O、CO2、CH4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 H2O2
产品特点: Pika IR-L 是一款覆盖近红外光谱范围(925-1700 nm)的线性扫描高光谱成像仪。该红外成像仪高速、轻便、性价比高。可与Resonon的台式、野外和机载系统联合使用、可借助软件开发工具包独立使用、也可集成到机器视觉系统中使用。
产品特点: 测量 CH4 和 CO2 的 δ13C
产品特点: 测量HCl
产品特点: 可同时连接2台ASD FieldSpec光谱仪,实现白板和数据的同步测量和收集。
产品特点: 测量H2S
产品特点: 同步连续测量 N2O、CH4、CO2、NH3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 HF 和 H2O
产品特点: 重量更轻,性价比更高,广泛应用于台式、野外、工业和航拍系统。
产品特点: IRIS-600L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是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载高光谱遥感解决方案,兼以地物图像信息与真实的高光谱信息联合分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光谱遥感数据。
产品特点: 拥有高空间分辨率,可以为客户订制高性能的紫外成像物镜。
产品特点: 同步连续测量四种大气痕量气体
产品特点: 测量 H2CO、CH4 和 H2O
产品特点: 测量 H2O 同位素的 δ18O 和 δD
产品特点: 专利技术,快速、准确测量NO2、NOx/NO(可选)
产品特点: 采用动态气室法设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土壤中CO2、CH4、N2O、CO等气体排放通量
产品特点: 一款采用气室法,便携式测量土壤CO2和CH4通量排放的测量系统
产品特点: 一款采用气室法,便携式测量土壤N2O和CO通量排放的测量系统
产品特点: 多点测量土壤CO2通量,可连接多达18个呼吸室,实现连续、长期土壤碳通量的监测
产品特点: LI-2100采用超低压真空蒸馏冷冻的原理,实现水分无分馏的提取。
产品特点: 适于测量各种固体与液体样品的光谱特征,实现无损鉴定物质成分含量。
产品特点: 准确监测土壤NH3、CH4、CO2、H2O、N2O、CO气体通量
产品特点: 准确监测土壤N2O、CH4、CO2、CO、H2O 气体通量
产品特点: 测量 CH4 的 δ13C 及 C2H6-CH4 比率
产品特点: 准确监测土壤NH3、CH4、CO2 和H2O 气体通量
Product
产品中心 More
Case
安装案例 More
新闻资讯 / News More
公司新闻 +more
  • 浏览次数: 1
    更新日期: 2023 - Mar - 23
    2月 16 日至 17 日,中国通量网(ChinaFLUX)2022 年学术年会暨十周年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承办,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把脉生态碳汇,服务绿色双碳”,近千名学者和研究生线上或线下参会。 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院士、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循华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Trevor Keenan 教授、日本千叶大学 Kazuhito lchi 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骆亦其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陈吉泉教授先后作大会特邀学术报告,与其他的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了中国通量观测事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我国双碳行动的积极稳妥推进输入力量。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携相关产品参与了本次大会。在会议现场,理加联合设置产品与技术咨询展台,通过专业化的讲解和详细的疑问解答,加深了大家对产品的了解,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与会人员聚集于此,针对产品的应用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双碳”目标是我国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次会议的学术探讨,着重交流了中国通量网在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监测和碳汇功能评估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双碳行动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支撑,也为碳中和长期目标的走向划下了正确的轨道。
  • 浏览次数: 68
    更新日期: 2022 - Dec - 2
    11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农业生态前沿青年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承办。论坛围绕“农业减排固碳与碳中和”、“流域环境过程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格局、过程与调控”三个主题展开,参会学者对此进行热烈讨论,吸引了线上两万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印遇龙,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王克林、所长谭支良、副所长陈洪松,中科院青促会副理事长祝惠、青促会广州分会会长王煜,长沙及其他地区青促会会员,以及国内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并作特邀报告,聚焦论坛的三个主题,针对各自的研究方向,对农业生态领域的前沿态势、新思路、新技术及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研讨。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参与了此次会议,胡永博博士在会上作报告“农业生态系统碳源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并与特邀专家和青年学者们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在论坛场地,理加联合设置产品与技术咨询展台,针对客户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获得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给青年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专家学者们学术报告的分享以及围绕主题展开的探讨与交流,进一步拓宽了青年学者的视野,增进了对农业生态领域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科交叉,让农业生态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延展。
  • 浏览次数: 28
    更新日期: 2022 - Nov - 29
    空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其质量优劣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伴随冬季的到来大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污染物不易扩散。Palas®对城市细粉尘污染的监测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对恶劣天气下的空气质量监测同样熟悉。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提供的AQ Guard Smart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仪和Fidas®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是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的专业仪器,为测量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提供监测支持。用吸烟的危害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的粒径仅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足够小,可以深入肺部进入血液,并引发心脏病、中风、肺癌和哮喘等疾病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同时人们深谙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家著名的环境机构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报告,设计了一款应用程序,通过将空气质量与吸烟的数量联系起来,将空气污染与吸烟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对比,对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其结果直观且引人注目,通过该应用程序可查看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信息。例如在一天内的监测中,海南的空气污染程度相当于一天吸0.4支香烟,系统提示当前的空气质量令人满意,空气污染很少或没有风险,人们可以享受平常的户外活动;而保定的空气污染程度则相当于一天吸9支香烟,系统提醒目前的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弱势人群。由此可知空气污染在一些城市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人们需要时刻关注空气污染所带来的伤害。海南与保定两地一天内的空气污染用吸烟量衡量的对比恶劣天气中的气溶胶监测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专注于研究气溶胶和颗粒物的监测专家Palas®带来了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2021年9月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而后不到半年,今年...
  • 浏览次数: 48
    更新日期: 2022 - Nov - 22
    2022年11月9日至10日,第八届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承办。会议通过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结合的方式举办,参与人员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180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50位专家、学者,视频会议同时参会人数峰值1641人,在线观看直播累计17900余人次。11月9日,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美国犹他大学Gabriel J. Bowen教授,日本国立海洋资源利用研究所Naohiko Ohkouchi教授,清华大学林光辉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双江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杨玉盛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方运霆研究员,德国美因茨大学Bernd Schöne教授,慕尼黑工业大学Hans Schnyder教授在大会作特邀报告,围绕不同的角度及其在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分享,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宝宇总经理在大会作特别报告“激光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阐述了激光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中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共设置了8个议题进行专场报告,包括83个专题报告,16个学术墙报,并评选了8个优秀青年报告奖和6个优秀墙报奖。随着稳定同位素领域和分析测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位素生态学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并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增进了不同学者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同位素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对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浏览次数: 20
    更新日期: 2022 - Nov - 22
    2022年11月6至8日,第二十六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举办,该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共同联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PM2.5 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内容作特邀主旨报告。同时,设置22个分会场,百余位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代表围绕着“十四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等最新研究成果,当前政策的解读,前沿技术及成功案例作出报告、分享经验。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理加联合)参加了会议的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案例及大气环境监测新技术、新产品、新仪器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在会场设立了产品与技术咨询展台,以海报形式展示了理加联合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并为前来咨询的用户作了详细的产品和技术讲解,获得了参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此次研讨会对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研究和进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对大气环境监测新技术、新产品、新仪器成果进行了展览,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同时,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言献策,为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浏览次数: 35
    更新日期: 2022 - Nov - 22
    2022年10月29至30日,第六届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办。由王建宇院士,顾逸东院士和江碧涛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与线下同步的模式,参会代表400余人。本次会议报告主要分为支撑技术、应用方向和热点方向三个大方向,大会主旨报告有5篇,包括刘文清院士——大气痕量成分探测的光谱学技术;江碧涛院士——大数据时代天基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思考;舒嵘研究员——基于火星表面环境模拟平台(MarSDEEP)的LIBS探测与分析;龚威教授——对地观测高光谱激光雷达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虞益挺教授——MEMS光功能芯片及其光谱成像应用。大会报告内容详实,专家们高屋建瓴地总结了高光谱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展望应用成果与前景。另外,大会设置了四个平行分会场交流了10个分议题。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理加联合)在会场设立了展台,展出了高光谱相关的产品及产品信息,并提供了技术咨询,为用户详细介绍了产品的最新应用以及操作技巧,赢得了广泛好评。会议开展期间,学者们围绕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加强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总结了其最新进展,推进了我国光谱成像技术领域成果展示。作为专业的光谱产品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从2017年开始,在厂家的技术指导下,理加联合先后成立了两个光谱定标实验室:ASD地物光谱仪定标实验室和Resonon高光谱成像定标实验室,均溯源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保证用户仪器稳定运行,确保用户得到更准确的光谱数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加联合会一如既往为您提供卓越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支持,更细致、周到的技术服务。
行业新闻 +more
  • 浏览次数: 21
    更新日期: 2023 - Mar - 13
    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参会方式:北京承办单位:主办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01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高光谱遥感已成为当前遥感研究的前沿领域。与传统的多光谱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可以检测到更多的波段数量和更窄的波段宽度,从而使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集,并检测到多光谱技术不可见的光谱信息。目前高光谱遥感在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土壤遥感、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加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研究进展的了解,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4月12日在北京(线下)召开“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03 会议内容1)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4)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04 会议日程此次会议特邀专家报告信息,我们将于第二轮通知发布,请持续关注。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2.会议形式:线下(地点待定)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回复“2023”08 联系我们扫描二维码进入此次微信群如上群人员已满,无法进群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
  • 浏览次数: 18
    更新日期: 2023 - Mar - 1
    01 背景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量观测标准方法。随着涡度相关技术在全球碳水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长期连续的通量观测正在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水分和能量平衡状况、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区域和全球尺度模型的优化与验证、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机制理解途径。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立足第三极,联动南北极,研究三极极端环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揭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涡动相关是陆地生态系统下垫面碳水通量研究的主要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专业的理论基础,理想数据获取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不断提升野外通量观测和研究的能力,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联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定于2023年3月10日在兰州举办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02 交流目的面向广大通量观测研究人员,开展以涡动相关、大孔径闪烁仪等方法为代表的通量观测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仪器组成、设备安装运维、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交流,提升野外台站的观测技术水平。03 交流内容1.熟悉涡动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理论与仪器测量原理;2.掌握涡动相关数据的处理、质量评价及分析应用;3.交流不同尺度和方法的通量观测研究新进展;4.讲解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等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5.多站点观测网络的数据综汇与站点运维;04 交流方式1. 基础理论讲述2. 专题形式讲解3. 数据处理实践4.设备现场操作5. 问题讨论答疑05 交流时间及地点1.交流时间:2023年3月10日2.交流地点:兰州萃英大酒店(兰州大...
  • 浏览次数: 15
    更新日期: 2023 - Jan - 12
    一直以来,南极洲不仅是冒险者的目的地,也是众多科研人员关注的地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个地区一般没有严重的大气污染,适合气象变化的研究。科研机构对于气溶胶测量仪有着严格的要求。凭借着Palas®气溶胶测量经验,Palas® 研究人员Ann-Kathrin Goßmann女士随着Palas® Cloud Droplet Analyzer云滴分析仪一路向南,现已到达南极,助力芬兰气象研究所(FMI)进行长期的气象研究,共同守护地球生态家园。芬兰气象研究所(FMI)是欧洲主要的气象研究机构, 对欧洲以及世界气象研究有着深入的探索。鉴于南极洲的空气污染较少,因此气象研究所可以在这里研究气候变化,气候模型的创建以及回答有关大气变暖和变冷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主题。南极洲Palas®守护南极气象变化研究Palas® Cloud Droplet Analyzer云滴分析仪已经在2022年8月就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几周前,Palas® Cloud Droplet Analyzer云滴分析仪终于抵达南极洲。Palas® 研究人员Ann-Kathrin Goßmann女士也在2022年12月17日到达南极洲Marambio(阿根廷南极科考站所在地区),协助安装Palas® Cloud Droplet Analyzer云滴分析仪并支持芬兰气象研究所的测量活动。Palas® 研究人员在南极科考站Palas®为此行做足了准备,在出发前成立组会用于讨论研究各项流程,对即将用到的Palas®仪器也做了细致的检查。Palas® Cloud Droplet Analyzer云滴分析仪测量云气溶胶,...
  • 浏览次数: 41
    更新日期: 2022 - July - 12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要想减少空气污染就需要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可靠、连续和灵活的测量,以便对导致污染的原因得出结论并做出预测。一直以来,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不断丰富自身技术储备,研发颗粒物测量仪器。现全新推出的AQ Guard Smart 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您提供契合需求的监管测量仪器,帮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所有 Palas®细尘监测设备一样,AQ Guard Smart 的工作原理是经过验证的单颗粒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著改进。同时该设备可以配备额外的传感器,例如天气或气体测量技术并且可以提供有关污染来源的信息。AQ Guard Smart 是 Palas®产品组合的完美补充,适用于移动或固定室外空气质量测量任务。Palas®坚持为客户带来精准稳定的监测技术和经济优势,在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发布的当下,为亚洲市场用户提供以旧换新服务。换购计划活动期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活动对象:最终用户活动产品:AQ Guard Smart 1000 / 1100 / 2000活动细节:Palas®对任意品牌粉尘监测仪以旧换新提供新机15%折扣火山爆发后的空气质量监测2021年9月19日以来,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Palas®德国总部CEO - Maximilian Weiß博士在看到新闻报道后带领Palas®迅速响应,立即部署位于卡尔斯鲁厄的Palas®员工飞往该岛,并安装了10台新一代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Palas®精准的空气测量结果为西班牙当局提供...
  • 浏览次数: 57
    更新日期: 2022 - May - 31
    2022年5月26日,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直播间访问次数达3000余次。 5月26日9:00会议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欢迎前来参会的各位老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在上午的报告中,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 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丁艳玲 副教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赵妮 应用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朱湘宁 经理分别介绍了关于无人机多源传感器在育种材料表型研究中的应用、花生正反面光谱差异影响的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地物与成像光谱仪最新应用介绍、基利其器,善其事—光谱设备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在下午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文娟 正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郑宁 应用科学家、深圳大学王俊杰 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赵玉金 副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郭斌 副教授、中山大学徐晨阳 助理教授分别就高光谱遥感成像定量化建模、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化站点与数据管理、高光谱遥感在红树林生态的应用、生物多样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及其生态应用、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遥感数据在土壤属性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
  • 浏览次数: 53
    更新日期: 2022 - May - 18
    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参会方式:网络线上直播承办单位:主办方: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协办方: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01 会议简介近年来,高光谱遥感作为当前遥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土壤遥感、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众多研究领域。其应用和发展为各学科、各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为加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研究进展的了解,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26日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03 会议内容1. 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 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 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4. 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04 会议日程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00~9:10领导致辞马韫韬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9:10~9:50无人机多源传感器在育种材料表型研究中的应用丁艳玲 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9:50~10:30花生正反面光谱差异影响的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10:30~10:40休息时间徐晨阳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10:40~11:20待定朱湘宁 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1:20~12:00利其器,善其事—光谱设备改进休息时间张文娟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13...
<
  • 2月 16 日至 17 日,中国通量网(ChinaFLUX)2022 年学术年会暨十周年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承办,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把脉生态碳汇,服务绿色双碳”,近千名学者和研究生线上或线下参会。 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院士、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教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循华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Trevor Keenan 教授、日本千叶大学 Kazuhito lchi 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骆亦其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陈吉泉教授先后作大会特邀学术报告,与其他的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了中国通量观测事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我国双碳行动的积极稳妥推进输入力量。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携相关产品参与了本次大会。在会议现场,理加联合设置产品与技术咨询展台,通过专业化的讲解和详细的疑问解答,加深了大家对产品的了解,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与会人员聚集于此,针对产品的应用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双碳”目标是我国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次会议的学术探讨,着重交流了中国通量网在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监测和碳汇功能评估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双碳行动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支撑,也为碳中和长期目标的走向划下了正确的轨道。
  • 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参会方式:北京承办单位:主办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01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高光谱遥感已成为当前遥感研究的前沿领域。与传统的多光谱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可以检测到更多的波段数量和更窄的波段宽度,从而使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集,并检测到多光谱技术不可见的光谱信息。目前高光谱遥感在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土壤遥感、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加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研究进展的了解,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4月12日在北京(线下)召开“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03 会议内容1)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4)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04 会议日程此次会议特邀专家报告信息,我们将于第二轮通知发布,请持续关注。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2.会议形式:线下(地点待定)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回复“2023”08 联系我们扫描二维码进入此次微信群如上群人员已满,无法进群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
  • 01 背景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量观测标准方法。随着涡度相关技术在全球碳水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长期连续的通量观测正在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水分和能量平衡状况、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区域和全球尺度模型的优化与验证、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机制理解途径。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立足第三极,联动南北极,研究三极极端环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揭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涡动相关是陆地生态系统下垫面碳水通量研究的主要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专业的理论基础,理想数据获取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不断提升野外通量观测和研究的能力,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联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定于2023年3月10日在兰州举办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02 交流目的面向广大通量观测研究人员,开展以涡动相关、大孔径闪烁仪等方法为代表的通量观测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仪器组成、设备安装运维、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交流,提升野外台站的观测技术水平。03 交流内容1.熟悉涡动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理论与仪器测量原理;2.掌握涡动相关数据的处理、质量评价及分析应用;3.交流不同尺度和方法的通量观测研究新进展;4.讲解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等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5.多站点观测网络的数据综汇与站点运维;04 交流方式1. 基础理论讲述2. 专题形式讲解3. 数据处理实践4.设备现场操作5. 问题讨论答疑05 交流时间及地点1.交流时间:2023年3月10日2.交流地点:兰州萃英大酒店(兰州大...
>
  /   More
Copyright ©2018-2023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东路18号光华创业园5号楼(生产研发)
          光华创业园科研楼四层
电话:13910499761 13910499762 010-51292601
传真:010-82899770-8014
邮箱:info@li-ca.com
邮编:100085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二路玖悦雅轩商业裙楼3层瑞思BEEPLUS 3029室 手机:13910499772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电话:
  • *
  • 传真:
  • *
  • 电子邮箱: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详细说明:
  •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 官方微信
  • 官方手机端
友情链接: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10-51292601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
进入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