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量观测目前已经成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科学的重要手段,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通量观测网络已在各大区域和世界范围内形成规模 ( 如 AmeriFLUX 、 CarboEurope 、 OzFlux 、 Fluxnet-Canada 、 JapanFLux 、 KoFlux AsiaFlux 等 ) 。自 2002 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 ChinaFLUX )以来,国家气象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众多大学院校等科研和教育机构相继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生态系统类型建立了一批通量观测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通量观测研究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基于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 ChinaFLUX 于2008 年12 月8 日召开第二届“中国区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建设与发展座谈会”,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通量监测测仪器公司的代表,受邀参加此次座谈会。

目前在中国区域建立的通量观测站已经达到 70 余个 ( 图 1) ,并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通量观测的植被类型基本涵盖了我国各种主要的陆地植被类型,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原始林、人工阔叶 / 针叶林、温带草甸草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原化草甸、高寒荒漠草原、海滨湿地、温带沼泽湿地、高寒湿地、农田 ( 小麦、玉米、水稻、大麦 ) 、荒漠等生态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对象和研究内容,将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情景下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可能的响应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下图:与会学者在讲座中介绍通量研究使用到的仪器。
查看理加科技通量观测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