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LICA United Technology Limited

服务热线: 13910499761 010-51292601
企业邮箱
新闻资讯 News
News 新闻详情

地化所在Clumped同位素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18-04-27
浏览次数: 67

    “Clumped isotope”方法是指研究地质样品中“稀-稀”同位素体(isotopologue)浓度的方法,如研究CO2中的18O13C16O的浓度。这种方法是由加州理工大学John Eiler教授研究组在几年前首次倡导、发展起来,它开创了一个新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尽管两个或多个稀少同位素的分子(或同位素体)通常只占分子总数的百万分之几,但目前的气相质谱仪已可精确测定这种级别的浓度,使“Clumped isotope”方法的发展越来越不受分析技术上的限制。

    这些“稀-稀”同位素体在地球中无处不在,种类繁多,具有提供各种地学过程信息的潜力。目前,John Eiler研究组只开发了其中一种用途:单相物质测温,即仅依靠一种矿物或分子的“Clumped isotope”确定它的形成温度。仅这一应用,就足以使Clumped isotope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突出贡献,John Eiler教授获得了2009年欧洲地球化学学会的创新奖(Epstein奖章),这种方法已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国内Clumped isotope的研究工作是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耘课题组首先开展的(唐茂、赵辉、刘耘,《矿物学报》,2007)。他们首次将“Clumped isotope”翻译成“二元同位素”,以区别以前只研究单一同位素浓度的方法。最近,北京大学地理系、南京大学地质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等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也开展了Clumped isotope的研究,表明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所了解。

     Clumped isotope的理论框架是John Eiler课题组在2004年建立的(Wang等, 2004),他们定义了这个领域的两个基本概念:Di和Dmass,并建立了Di和Dmass的计算方法。但是,Clumped同位素领域还有相当多的理论问题未解决,比如动力学分馏效应、计算方法过于繁琐、没有近似方法可以处理含“等同位素体”的分子(即isotopomer,如15N14N16O和14N15N16O)、潜在的一些理论公式未推导等等。由于Clumped同位素的理论体系尚存弱点,也使得这个领域的大量实验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理论升华。

      最近,地化所矿床室博士生曹晓斌及其导师刘耘研究员对Clumped isotope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他们将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变量(Di)的原始定义转换为等价的基于能量的定义,并使一些内在性质和定理凸显出来。目前,Clumped isotope的精确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只用于很小的分子,稍大一点的体系往往需要借助近似计算方法,而Wang等(2004)的近似方法也有几个局限性。比如,Wang等(2004)的近似方法不能够处理含等同位素体的体系,但新提出的近似方法能够。众所周知,稍大一些的分子几乎都含有等同位素体,不能处理等同位素体将极大限制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新提出的近似方法适用于单替换同位素体的Di为任意值的体系,而Wang等(2004)的近似方法只适合于单替换同位素体的Di值接近于零的体系。新提出的近似方法不仅有更大的应用范围,而且同精确方法的结果非常接近,并可以进一步使用校正处理使结果同精确方法几乎一样。

      除了改进计算方法,曹晓斌和刘耘还推导了一些新的公式,来描述Clumped isotope的性质和行为。他们还仔细评价了Clumped isotope的非谐效应、频率计算的校正处理的误差等。这些工作有助于提高对Clumped isotope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水平。

     相关论文发表在地球化学杂志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12, 292-303)上。

 

地化所在Clumped同位素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clumped isotopes.pdf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3 - 05 - 18
2023年5月5-8日,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在湖北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承办。论坛共设 21 个主题,234 个专题,内容丰富且涵盖地学领域众多研究方向,吸引了近4000余名科学家与青年学者参加。会议伊始,委副书记沈壮海、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周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和青年地学论坛理事长晏宏代表组委会分别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开幕式由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沈焕锋教授主院士李德仁、孙和平、王焰新等6名院士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精彩的学术交流,激烈的思想碰撞,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携相关产品参与了本次大会。在会议现场,理加联合设置产品与技术咨询展台,吸引了众多与会人...
2023 - 04 - 28
2023年4月22日至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在南昌顺利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本届年会以“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设置了53个分会场、593个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吴丰昌、贺泓,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等6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除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本次大会同期举办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展,广大生态环境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进展、共商科技创新,为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科学技术普及贡献智慧。作为一家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生态环境仪器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并携带环境监测的科研仪器,展现了领域内的科技创新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本次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以生态环境高...
2023 - 04 - 28
2023年3月31日至4月2日,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与国际氮行动组织(INI)东亚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是我国氮循环领域迄今规模最大、参会人员层次最高、学术水平也最高的学术会议。本次大会报告由北京大学周丰教授和张霖研究员主持,分会场由18位召集人负责。会议期间,围绕“氮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的主题,和下设的“氮循环关键过程与机制 “、“活性氮释放规律与效应 ”、“氮的可持续管理与政策 ”、“氮循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4个议题,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报告分享,青年学者们也踊跃发言,积极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本次大会,总经理孙宝宇先生在大会作特别报告“激光...
2023 - 04 - 28
2023年4月8日,全国第一届遥感地面观测联盟研讨会顺利举行,大会由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分专项国家真实性检验网北碚站、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管理委员会、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和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6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师生代表200余人齐聚本次会议,交流和分享遥感地面观测相关的科技成果和经验。西南大学副校长赵国华和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党委书记冯仁国、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杨萍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综合自然地理学项目主任高阳、武汉大学张良培教授、金佛山国家站站长马明国等出席第一届遥感地面观测联盟成立仪式。会议期间,陈镜明、高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
关闭窗口】【打印
Copyright ©2018-2023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东路18号光华创业园5号楼(生产研发)
          光华创业园科研楼四层
电话:13910499761 13910499762 010-51292601
传真:010-82899770-8014
邮箱:info@li-ca.com
邮编:100085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二路玖悦雅轩商业裙楼3层瑞思BEEPLUS 3029室 手机:13910499772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电话:
  • *
  • 传真:
  • *
  • 电子邮箱: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详细说明:
  • *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
  • 官方微信
  • 官方手机端
友情链接: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10-51292601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