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中的人为排放具有时空特异性,这对测量城市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研工作者在穿越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公共交通轻轨列车上安装了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及NO2分析仪,观察大气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氮(NO2)。利用电气化轻轨作为观测平台,可以实现低运营成本实时测量,同时避免汽车尾气中的自身污染。我们研究了每种物种的时间平均值和案例,它们揭示了梯度、间歇性点源、季节和昼夜变化以及排放、大气化学和气象条件所产生的复杂关系。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与燃烧化石燃料有关,我们观察到整个城市广阔的空间梯度以及交通交叉口呈现的明显的羽流,对于二氧化氮来说,火车头附近有一个大羽流。由于大气光化学和滴定过程,臭氧的分布与二氧化氮有很强的相关性。根据气象条件的不同,PM2.5高的地区(在冬季冷空气持续侵袭时)具有不同的空间格局。甲烷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工业和商业设施羽流特征,其中一些羽流遵循白天工作的时间模式;其他羽流持续了一整天,这提示了与泄漏有关的短期排放。持续多年的空间和时间空气质量观测记录为未来的空气质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在世界各地城市中心的公共交通上放置监测仪器(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及NO2分析仪),可大大加强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评估。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