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理加云学堂(第十四期)
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
参会方式:线上参会
承办单位
主办方: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方:
英国ASD公司
美国Resonon公司
加拿大Itres公司
01 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高光谱遥感已成为当前遥感研究的前沿领域。与传统的多光谱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可以检测到更多的波段数量和更窄的波段宽度,从而使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集,并检测到多光谱技术不可见的光谱信息。目前高光谱遥感在农业遥感、环境遥感、林业监测、土壤遥感、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加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研究进展的了解,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4月12日在线上召开“2023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02 会议目的
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03 会议内容
1)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
2)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4)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
04 会议日程
9:00~9:05 | 致辞 |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9:05~9:45 | 密植高产玉米的生长监测 | 明博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9:45~10:25 | 植物病虫害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 | 袁琳 副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10:25~10:35 | 休息 |
10:35~11:05 | 成像光谱在士壤剖面上的应用 | 李硕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
11:05~11:45 |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研究 | 余润 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 |
11: 45~12: 00 | 地物与成像光谱仪应用简介 | 赵妮 应用工程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午餐 |
13:30~14:10 | “双碳”背景下的高光谱观测与网络化数据管理 | 郑宁 应用科学家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14:10~14:50 | 高寒退化草甸狼毒入侵的遥感识别 | 刘咏梅 教授 西北大学 |
14:50~15:30 | 河流坑塘水污染遥感应用 | 申茜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15:30~15:40 | 休息 |
15:40~16:20 | 可见近红外光谱:种21世纪的土壤属性测量技术 | 陈颂超 研究员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16:20~17:00 | 高寒冬季牧草光谱特征与遥感监测方法 | 徐维新 教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7:00~17:30 | 利其器,善其事—光谱设备改进 | 朱湘宁 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05 会议时间、形式
1.会议时间:2023年4月12日
2.会议形式:线上(腾讯会议)
06 注意事项
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
07 报名方式
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2023”
08 联系我们
BeijingLICA (工作人员微信号)
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
09 专家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明博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玉米群体生长对气候环境因子与栽培管理措施的响应与适应为主要方向,解析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探索关键栽培措施调控作物与环境关系的方法途径。面向玉米现代化发展的产业需求,定量分析不同水肥投入管理下玉米群体和氮营养指标的变化动态,构建基于光谱信息的高效诊断与精准调控技术。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内外主流农学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授权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5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袁琳 副教授
袁琳,博士,副教授,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连续10余年从事作物病虫害遥感应用研究。针对作物病虫害区分及高专一性遥感监测问题,通过结合近地高光谱技术、无人机遥感及卫星遥感等技术分别在不同尺度围绕大田作物及浙江省茶树等经济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开展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相关研究得到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支持,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公益项目2项。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篇(SCI收录论文12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二区论文6篇),副主编、参编农业遥感相关中英文专著3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担任《Remote Sensing》、《Sensors》等刊物专刊编辑。
华中师范大学 李硕 副教授
李硕,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省级技术专家。精通土壤近地遥感、数据挖掘及数字土壤制图。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赴澳大利亚CSIRO土水所进行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博士后项目择优资助等。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Remote Sensing》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现主要从事土壤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西北大学 刘咏梅 教授
刘咏梅,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遥感监测、草地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土壤侵蚀评价的结构性植被盖度遥感模型研究”、“退化高寒草甸狼毒遥感识别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关系”,及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草原主要毒害草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研究专题“草原毒害草遥感调查与监测研究”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中国草业科技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申茜 副研究员
申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深耕于黑臭水体遥感方向,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负责人。成果支撑生态环境部并多次获得批示,入选2016年遥感领域十大事件第一位。共发表论文100余篇(SCI: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参与编写团体标准2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国家部委、地方政府、NGO和企业资助的四十余项科研项目。组织实施了70多次国内外内陆湖库、河流的遥感野外综合试验;构建了内陆复杂水体的光谱质心分类体系;构建了黑臭水体识别的纯度模型算法;实现了大范围城市黑臭水体遥感监测与规模化应用。曾获得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2021年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六),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陈颂超 研究员
陈松超,博士毕业于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和法国高等农学食品园艺与景观学院,曾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Dan Yaalon青年科学家奖章(2022)和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计量土壤学2019年度最佳论文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1项(核心骨干),在《Geoderma》,《Catena》,《Soil & Tillage Research》、《土壤学报》等国内外土壤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一作或通讯20篇),谷歌学术总被引3511次,H指数35。担任《Geoderma》编委,《Frontiers in Soil Science》副主编,《Remote Sensing》客座编辑,《土壤通报》青年编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徐维新 教授
徐维新,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高寒植被遥感监测算法、积雪雪灾监测与预测研究。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九五”、“863”计划项目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合著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排名4)。曾任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青海省遥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青海省生态学会、气象学会理事。获“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青年人才”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