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荒漠生态系统会向大气排放CO2,但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荒漠土壤能够通过非生物方式吸收大气CO2。然而,这种方式的大气CO2吸收机制如何,仍不甚清楚。
北京林业大学宁夏盐池生态站研究人员在毛乌素沙地,通过土壤灭菌法和13CO2示踪法,模拟大气CO2被土壤吸收后的可能去向。研究发现,模拟大气CO2(13CO2)能够被荒漠土壤大量吸收,并被固定于土壤液相之中。进一步分析表明,荒漠土壤吸收的13C约79.45%存在于土壤液相之中,仅有0.22%存在土壤气相之中,而20.33%的示踪13C发生了逸失。荒漠土壤的碳酸盐溶解过程,有助于其对大气CO2的吸收和固定。同时,被荒漠土壤液相吸收的碳素,可能会进一步运移至地下水之中,但仍这需深入研究予以确认。

图1. 蓝色柱和蓝色虚线表示添加13CO2的无菌土壤
红色柱和红色虚线表示没有添加13CO2的灭菌土壤
误差线表示均值的标准差
该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666)资助下,由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团队完成,并以“Abiotic carbonate dissolution traps carbon in a semiarid desert”为题,于2016年3月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IF=5.228),第一作者为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法科宇,张宇清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