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航空 :能不能介绍一下国遥新天地大致的一个情况?
吴治陵: 国遥新天地主要做遥感,通俗地来说就是在空中用卫星或者飞机给地球拍照片,主要业务是拍摄遥感数据和开发遥感软件。
老百姓比较熟悉的神八、神九、神十和天宫一号发射的飞行控制都是国遥的软件平台做的。另外,国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遥感影像数据提供商,中国中东部地区接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遥感数据,国遥都用飞机航拍的模式采集下来了,这个数据是目前全国最大的。
国遥新天地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只要跟地图相关,包括国图,规划,水利,消防,都是国遥的客户。
“飞机的航程以及速度制约了遥感数据的采集效率,飞机能达到的飞行高度限制高空拍摄,决定了运12 做不到像空中国王C90这么优秀。”
网易航空 :在航拍方面,对飞机本身有什么性能要求?
吴治陵: 这涉及到国遥这次购买C90的原因。国遥目前在做国内最大的航拍遥感数据库,在拥有C90之前公司一共租赁了近10架飞机航拍,包括国产机型运5 ,运12,也有国外的机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飞机的航程以及速度制约了遥感数据的采集效率。
网易航空 :能不能拿运12举例来说一下有什么限制?
吴治陵: 第一点,航程非常重要。加上相机以后,运12的航程是1000公里左右,但是 美国比奇公司的空中国王C90飞机 加上相机以后的航程可以达到1500到1800公里,在我们国家进行航拍一定要碧空万里的好天气,现在这种好天气越来越少,出现一天好天,飞机飞的越远,采集回来的数据也就越多。
第二点,进行航空摄影一般不会超过5000米 ,超过5000米飞行员或者机组人员身体上承受不了,就要吸氧。 空中国王C90是高空密封舱的飞机,它可以飞到9000米。进行一些高空拍摄的时候运12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任务,而 空中国王C90没问题。
这两点决定在效率以及高空拍摄上面运12做不到像 空中国王C90这么优秀。
“空中国王飞机拿回来就能直接投产,改装在国外完成;一项拍照设备改装需60万美金;航拍相机进口德国,一台近1000万;飞机全部入关需3000多万,相当于一架运5 。”
网易航空 :之前对空中国王飞机有一定的接触吗?
吴治陵: 和空中国王飞机的接触包括考察有两三年的时间。虽然飞机买进来之后今年 5 月份才到达国内,但买这架飞机是去年的事情,在买这个飞机之前也做了比较长时间的调研。
网易航空 :之前有没有用一些加装的设备?
吴治陵: 要感谢亚飞,比奇的工程师,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在之前给国遥提供过一些非常详细的技术数据,包括在工厂参观,在国外的一些实际飞行数据等,所以飞机基本上拿回来以后就能够直接正式投产。
网易航空 :飞机如果加装拍照设备会不会比较复杂,还是需要一些专门的改装?
吴治陵: 要经过专门的改装,首先因为高空密封舱飞机的改装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包括规格,比非密封舱飞机要高的多。第二个,如果航拍,在飞机底部开孔,做密封的玻璃非常重要。因为航空摄影要求玻璃的折射率各方面都完全能够满足影像拍出来不变形,光改装这一项就花了 60 万美金。
网易航空 :这个改装应该是在国外改的?
吴治陵: 在美国,美国专门有一家改装厂,在比奇公司总部所在地威奇托。目前国内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网易航空 :做航拍的一些镜头是比较核心的设备,是国产的设备吗?
吴治陵: 也是进口的,目前国遥用的是德国的 DMZ 相机,是目前世界数一数二的航空摄影相机。但现在国产的相机也非常不错了。
网易航空 :比如说加装在空中国王这样一个相机大概需要多少钱?
吴治陵: 这一台相机接近 1000 万。飞机全部入关以后加起来要 3000 多万,抵得上一架像运 5 这样级别的飞机价格。
“航拍作业程序:设定好航线,等好天气,相机机组人员在空中作业,相机自动拍摄。数据拿到地面做解析、转换和正射,成为老百姓看到的遥感正射影像图。”
网易航空 :每次拍摄是怎么样一个作业程序?
吴治陵: 首先等航拍的地方出现好天气,公司向部队和民航申请拍摄这个地方的空域。被批准之后,由相机机组人员和飞机机组人员一起飞上去,相机机组人员在空中作业。之前会做好航线设计,按照一定的航路航线去飞行,相机自动把这个区域的影像拍下来,这是航空摄影在空中的大致过程。拍完以后数据拿到地面,做解析、转换和正射,就成为老百姓经常看到的 遥感正射影像图 。遥感正射影像图是目前大部分地图包括地形图的基础。航空遥感的市场目前还是非常非常大的,这是一个朝阳行业,现在是它蓬勃发展的阶段,是爆发阶段的前夜
尤其在中国,目前中国正处在全球最大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所以城市变化非常快,城市管理者包括土地管理者要了解城市变化的状况,用航空摄影这种方式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率。相信在未来几年每一年航空摄影领域都会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对这个业务非常有信心。如果 C90 运行得非常不错,国遥也希望再引进更多的航拍飞机。
“国遥飞机托管在通航公司,之前用运 12 ,运 5 等。业务饱和,现在引进空中国王 C90 一年可以创造几百万的利润。”
网易航空 :在中国买一个飞机是很容易的,但是运营一个飞机是比较麻烦的事,之前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困难?
吴治陵: 目前国遥的运营放在通航公司,让他们去托管。一是公司没有经验,二是没有资质。飞机只作为遥感的工具,公司并不太懂飞机具体的起飞、作业,这个是通航公司擅长的。
网易航空 :引进空中国王后,有没有对它做一个预计,每年会产生多少直接或者间接的费用?
吴治陵: 以现在空中国王在内蒙古执行的项目为例,航拍的是 50 公分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冬天空中国王在南方,夏秋天在北方内蒙古,一年综合下来拍摄接近 40 万平方公里的遥感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价值估算,基本可以抵 2000 万到 3000 万。扣除掉托管费、人员费用和飞机、相机折旧损耗,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 C90 一年可以创造大几百万的利润。
网易航空 :之前租赁的时候这个业务量是不是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
吴治陵: 对,正是因为业务量比较满,所以才要租飞机。当时国遥租赁的飞机架数应该也是国内遥感公司里面最多的。
网易航空 :主要就是运 12 ?
吴治陵: 运 12 ,运 5 ,美国赛斯纳“凯旋”208这些都有用过。
“非技术性困难可能主要在空域协调上。比如今天天气非常好,相机、飞机没问题,技术指标也没问题,但是想航拍的空域协调不开,目前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我们国家的空域开放程度还比较低。”
网易航空 :国遥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
吴治陵: 国遥公司是民营企业,是 2004 年成立的。
网易航空 :有这么雄厚的实力,据了解一般的公司是做不到的。
吴治陵: 是的,国遥在这个行业应该属于排在前列的企业,目前公司参与的一些部队的项目都是属于高精尖的,像刚才说的神八,神九,神十的发射,是其他公司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公司整体的运营水平都达不到的。
网易航空 :这样的公司应该不是一夜之间炼成的?
吴治陵: 明年是公司成立的第十年。在遥感地理信息行业国遥算是大企业了。但是这个行业目前还比较小,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为行业目前的产值跟很多其他比如贸易行业的公司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未来的航空摄影业务潜力非常大。
网易航空 :在做航空摄影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非技术上的困难?
吴治陵: 非技术性困难可能主要在空域协调上。比如今天天气非常好,相机、飞机没问题,技术指标也没问题,但是想航拍的空域协调不开,航班特别多,或者正在进行军事演习,在搞航展,就可能飞不起来,这就是非技术上的困难。目前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我们国家的空域开放程度还比较低,这也是我认为我们国家比较有潜力的一个原因。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它的空域开放水平就很高。所以随着国家释放这部分潜能,相信航空摄影的效率包括成本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网易航空 :在做航空摄影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一些国家政策的限制?
吴治陵: 倒不是国家政策的限制,而是从事航空摄影需要一定的资质,包括测绘这些方面的资质,需要保密。目前国遥获得的都是最全最高级别的资质。
“无人机起降灵活,机动性很强,发挥应急作用,但产能与有人机差距大,不能保证精准,无法进行大面积航拍,大型的项目主要是靠有人机。”
网易航空 :航空拍摄,现在空中国王是有人驾驶的飞机,但是空中航拍有一些是无人驾驶的飞机来做?
吴治陵: 对,是无人机。
网易航空 :这两个是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吴治陵: 有很大的差别。首先价钱方面无人机跟有人机相比差距很大。其次,无人机的采集能力和有人机相比差距也比较大,产能可能会差将近 10 倍。无人机起降灵活,机动性强,在应急的时候会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电力线,河流等线路巡查方面,无人机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无人机无法进行大面积的航空拍摄。
网易航空 :大型的无人机都不行?
吴治陵: 如果是用来做军事侦查的大型无人机,可能也没有人会拿来做航空摄影。
网易航空 :国外也都没有无人飞机来做?
吴治陵: 大型的项目主要是靠有人机。相信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会往智能方面发展,无人机也会智能化。在目前这个阶段可能还比较难。
“在通航飞机这一块,国家起步时间比较晚,跟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距离,还难以投产用于航拍。”
网易航空 :前一段时间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推出了一个彩虹式无人机,有效载货可以达到 350 千克 ,如果加装卫通的话活动半径可以达到 2000 千米 。像这样的一个性能能不能保证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水准?
吴治陵: 如果是航程可以达到这么长,载重也可以达到 100 公斤 以上确实是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是不知道,毕竟没有人拿它真正做过。
网易航空 :您强调了一个 100 千克 ,是什么?
吴治陵: 相机的重量。但并非所有的相机重量都一样, 100 千克的相机重量是目前搭载用来进行航空摄影的最轻的相机,还有比较重的, 100 多公斤甚至 200 公斤 ,像素会很大,这种相机的拍摄效率会高很多。
网易航空 :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比较适合的国产飞机来做这个航拍摄影?
吴治陵: 现在国内也在生产一些飞机,但是在通航飞机这一块,国家起步时间比较晚,跟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距离,还难以投产。不过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相信很快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