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20日,生态大讲堂“2024年生态系统变化监测技术精品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顺利举办,为期四天。此次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以下简称“CERN”)、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来自CERN生态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相关部委野外观测研究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的90多位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班。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立于 1988 年,旨在监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推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它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系统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生态学领域高级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以及进行国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应对当前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提升野外台站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积极参与了本次培训。在室内培训现场,理加联合设立了展台,展示了公司的监测方案。同时,理加联合孙宝宇总经理分享了题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植被生产力天空地一体化国产检测方案”的报告。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体验,参会人员对相关仪器的性能和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此外,理加联合的技术人员也借此机会与...
发布时间:
2024
-
07
-
18
浏览次数:25
6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防沙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三北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和《中国沙漠》编辑部共同承办的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沙漠》创刊40年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研讨会以“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为主题,旨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总结和交流相关研究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会邀请了丁一汇、姚檀栋、侯立安、郑晓静、康绍忠、陈发虎、黄建平、冯起、方小敏和朱教君10位院士作主题报告,王涛、李新荣、杨小平、董治宝、陈亚宁、鹿化煜、屈建军和杨文斌8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另外,还组织了14个分论坛的专题报告,全国各地133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等800余人参会,分享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深入探讨了荒漠化地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荒漠生态修复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西北暖湿化趋势的影响等前沿问题。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积极参与了此次盛会并在会议现场设置了展台,展示了新的产品和技术资料,公司的专业人员现场详细讲解了相关产品的功能和应用,吸引了众多与会人员的关注。此次会议为理加联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
发布时间:
2024
-
07
-
18
浏览次数:31
5月30日至31日,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海南蓝碳论坛在海口开幕,论坛旨在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蓝碳对话与交流合作平台,共谋海南蓝碳事业发展。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印度尼西亚科学院丹尼尔·穆尔迪亚索(Daniel Murdiyarso)院士发表主旨演讲,邀请到新加坡国际蓝碳研究院辛迪·雅库布(Siti Yaakub)院长、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李成业(Joe Lee)教授、美国杜兰大学丹·弗里斯(Dan Friess)教授等十余名来自德国、挪威、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相关研究机构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教授级高工、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特邀报告。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以“推动蓝碳发展 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包括大会特邀学术报告、4场平行分论坛、5项对话交流活动、青年学术报告及墙报交流等环节。6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专题进行交流,深入探讨蓝碳交易与政策管理,有力推动蓝碳国际项目合作,为蓝碳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为了了解蓝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学习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理加联合科...
发布时间:
2024
-
06
-
18
浏览次数:56
5月27日至31日,第十期植被调查和生态系统生物监测技术培训班在湖南会同顺利举办。此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和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协办。来自36个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台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和西双版纳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会同县林业局等单位的专业人员以及业内的7家仪器公司参与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会议为期5天,共安排了38节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室内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野外样地考察和实习两部分。室内培训围绕长期监测数据挖掘与应用、植被调查与监测技术、数据分析发布与数据论文、生物监测规范与数据质控和监测技术能手评比等5个板块展开培训,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室内授课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赴会同站考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样地和监测研究设施,参观了苏溪口老站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在磨哨林场实验基地参观了综合观测场和气象站等实验平台。考察过程中与会的生物监测同仁互相探讨了开展长期区域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为了应对当前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提升野外台站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参与了本次培训。室内培训现场,理加联合设立了展台,不仅对公司的监测方案进行了展示,并由销售工程师桑...
发布时间:
2024
-
06
-
18
浏览次数:52
2024年5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厦门召开,此次论坛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主办,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承办。论坛共设20个地球科学主题、280个专题,汇集了50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搭建了一个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荟聚青年智慧,共话地学发展。论坛开幕式由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执行主席、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曹知勉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教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郑煜铭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研究员致开幕辞。会议期间,以“陆海之书,青春共读”为主题,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贺泓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分享了精彩的报告,新颖的观点和高度的专业性引发了现场学者的热烈讨论。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受邀参加了盛大的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并在会议现场展示了先进的仪器与各类产品资料,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展示区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纷纷驻足咨询。理加联合的专业团队在现场进行了耐心详尽的讲解,深入介绍了仪器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解答了与会者提出的各种疑问。通过这样的交流互动,理加联合不仅展现了专业实力,也与地学界的同仁建...
发布时间:
2024
-
06
-
18
浏览次数:41
5月15日—17日,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部门指导,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联合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和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联合举办,全国各省(市)环境监测协会及省内知名环境监测企业共同协办。此次博览会覆盖了12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汇聚了163家国内外企业,吸引了近万名专业观众,在线观看展会的专业观众截止发稿前达五万多人次。5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广东省、甘肃省和海南省等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和全国13个省(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省各市生态环境局,全国各省(市)环保行业协会,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环境监测知名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博览会开幕式。中国工程院刘文清院士的主旨演讲和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原司长罗毅的专题演讲,为推动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作为我国首个以生态环境监测为主题的专业性博览会,第二届博览会以“推进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为主题...
发布时间:
2024
-
06
-
12
浏览次数:36
2024年5月10日至12日,“首届流域碳中和学术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广东工业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大会汇集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流域碳中和相关问题,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会议。本次会议以“流域降碳减污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张建云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冯起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的汪华林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的郑春苗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的何念鹏教授、清华大学的王灿教授、北京大学的彭书时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夏星辉教授的等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同时大会开设分会场,从流域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陆地碳汇过程与机制、生态水利与低碳发展、水土污染与低碳治理、废弃物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和低碳经济与社会转型六个学术议题出发,专家学者们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和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理加联合)在会场设立了产品展示、技术咨询展台,在展示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为用户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解决方案,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吸引了一众参会人员前来咨...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7
浏览次数:50
2024 年 4 月 20 日-21 日,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委会、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遥感地面观测场点,形成了多个观测网络,有力支撑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促进了遥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遥感地面观测联盟年度会议的召开,旨在更好地研讨并促进我国遥感地面观测场建设和遥感观测的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我国遥感观测事业的发展,分享了在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加联合)作为参展单位之一,携带公司相关遥感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详细的介绍和专业的技术讲解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会议期间,理加联合的郑宁博士作报告《基于光谱技术的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详细介绍了理加联合在高光谱遥感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郑博士的报告不仅展示了理...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0
浏览次数:70
2024年4月12日至15日,第一届青年生态学论坛(青E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主办,《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Ecological Processes》编辑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承办。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以及生态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态学研究的新动态与未来趋势。《应用生态学报》主编于贵瑞院士,《Ecological Processes》主编朱教君院士、陈吉泉教授,《生态学杂志》主编贾永锋研究员莅临会场,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承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盛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陈镜明院士特邀参会。众多青年学者慕名而来,近700人参与了本次会议。4月13日会议拉开序幕,由王绪高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于贵瑞院士、朱教君院士、杨玉盛副校长分别致辞。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吕晓涛研究员主持大会特邀报告。上午的会议中,于贵瑞院士、朱教君院士、陈吉泉教授、贾永锋研究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为与会的生态学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下午大会报告由三刊编辑部副主任肖红编审主持,福建农林大学林文雄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星耀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健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冯兆忠教授、天津大学刘学炎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
2024
-
04
-
23
浏览次数:54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其中提到“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政策,特提供多类型的产品展示,以帮助客户进行选择。关于理加联合:作为一家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生态环境仪器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始终坚持为国内用户提供全球更先进的生态环境仪器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涵盖稳定性同位素测定、痕量气体测量、地物光谱测量、高光谱成像测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大气颗粒物监测、水化学分析、野外便携和长期监测分析仪器。自主研发产品:理加公司拥有一支常年从事仪器研发的专业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名资历丰富的研发、结构设计、测试及生产调试工程师。理加公司自主研发的植物和土壤水分真空抽提装置、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监测系统、土壤剖面梯度痕量气体采集装置、土壤水稳性试验仪等,已成功获得20余个实用新型证书,并已投入生产和市场销售,已有诸多用户使用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赞誉。①无人机温室气体测量系统无人...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2
浏览次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