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水文过程和植被水分利用策略受到显著影响。煤矿开采,尤其是露天矿,对环境破坏严重。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矿区的生态修复已成为重点工作。排土场的植被恢复对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矿区生态修复中的水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水文效应、物理性质和坡面侵蚀等方面,但对植物水源及其利用机制的定量研究较少。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高效分析植物的水源,并通过多源混合模型量化各水源的贡献率。例如,深根植物通常利用深层土壤水,而浅根植物则更多依赖浅层水分。由于煤矿开采扰动了土壤结构,植物的水源利用方式与自然状态下有所不同。此外,雨季的不同月份中,植物水源及其利用机制也存在差异。 因此,本研究以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为例,分析蒙古松、柠条和紫花苜蓿在雨季的水分来源及其利用机制,并提出两项假设:H1,三种植物的水源可能相似;H2,不同月份的水源利用程度会有所不同。实验过程研究区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中部(图1),矿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1256m,年平均气温7.2 ℃,年平均降雨量408mm。研究期间,6月至8月的总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无霜期在125至150天之间,平均日照时数为3119.3 h。矿区排土场为多级台地式排土场,由捣蒜沟排土场、东排土场、北排土场、西排土场、内排土场、东排土场6座排土场组成。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养分含量较低。该区植被属暖温带草原区,以低矮稀疏的天然植被为主,盖度不足30%,优势种有长山针茅、蒙古百里香、赖草等。排土场内人工植被有柠条、臭柏、山杏等(表1)。图1. 研究区域的位置表1. 研究区域概况选择3种典型的可恢复样地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即蒙古杨样地、柠条样地和苜蓿样地(图2)。试验于2023年6月...
发布时间:
2025
-
03
-
06
浏览次数:16